黄纪邻简介(20.01.2016)

黄纪邻 (Bong Kee Ling)是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会员,现任(2015-2017)财政。他有多个笔名,其中两个是笑云天和愚公。

他在西连省古晋/西连路廿九哩一个小农家出生,较后在小商人家庭成长。

一九五九年十八岁,从古晋中华第一中学高中毕业。

一九六一年初到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十三日,在美里一间左翼报社《砂民日报》先后担任记者,编辑和主笔,直到当年十二月十三日被英殖民政府封闭。他也于当日清 晨被捕,先后在古晋及西马吡叻州巴都耶也特别扣留营监禁,前后近七年。在被监禁期间,通过函授自修马来文及英文,并考取剑桥九号文凭。

一九六九年七月从扣留营获得释放,具有华/巫/英三语之工作能力。一九七〇年开始在砂州警察总部政治部服务,负责文件翻译,在六哩监护中心主讲政治复原课 程 (Rehabilitation Course),及协助处理前拘留人士获释后所面对之困难。

一九七三年,由于当时砂拉越政局动荡不安,他受砂拉越联合政府首席部长拉曼耶谷委任为首长特别助理 (Special Assistant to Chief Minister),协助落实联合政府主张和斯里阿曼和平行动 (Operasi Sri Aman)。

一九八四年中,砂州继任首席部长泰益玛目擢升他为首席部长政治秘书。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二日,他向首长辞去政治秘书一职。

从一九九三年到二〇〇四年中,他和友人创设速佳服务公司 (Syarikat Suka Servis),从事华/巫/英三语翻译,社团注册/文件处理,撰写政治/社团文稿等服务。

从二〇〇五年开始,他逐步退出活跃多年的政党,政坛及社团活动。从一九九三年至二〇〇三年,他受委任为砂拉越华人文化协会古晋/三马拉汉省翻译与出版主 任。该小组曾翻译多篇文章(华译英,英译华及华译巫)。华文刊载在该协会之《文海》,英/巫文译本则推荐给砂州文化部保存。黄纪邻作品涉及政治,政党历 史,砂州历史,散文,译文以及一本以马来文编写之传记 (1993年出版)。详情请参阅黄纪邻著作品介绍。

联络:   
Bong Kee Ling,
P. O. Box A61
Kenyalang Park,
93800 Kuching, Sarawak, Malaysia

黄纪邻作品介绍 (23.01.2016)

1 回望人联三十年 1989出版,由邓伦奇,蔡存堆,沈庆辉及黄纪邻合著。它记述1959至1989三十年的人联党活 动(SUPP),共635面,配合建党三十周年纪念,勉励党员爱党爱民爱国,负起“承先启后”的政治大任。
2 砂拉越历史回顾 1995年出版,是国际时报丛书之一,由李振源,林家昌及黄纪邻合著(都是新闻记者/编辑),共 268面。它记述英国殖民统治和马来西亚建国史,属砂拉越的现代史。
3 Perjuangan Politik 1994年出版,黄纪邻以马来文编著,全书126面,它记述砂拉越人民联合党其中一位马来族中央领 袖哈志沙米宾诺(Haji Sami Bin Nor)的奋斗事迹,印证SUPP一开始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政党。
4 岁月留痕 2006年出版,是一本散文集,全书共收集87篇,333面,由邓裕强,洪梅枝,官水华及黄纪邻合 著。吴岸的序文赞赏半世纪风雨,不减作者们昔日意气,豪情犹似旧时,它为个人留下脚印,为世代留下痕迹。美里笔会会长徐然在序文中表示,读罢《岁月留痕》 感触深深,虽然岁月已留下许多痕迹,然而那是大家永远怀念的年代。他认为不管是否在世上潇洒走一回,而以文字记录下一个人的踪迹或社会生活都是十分值得做 的事情。
5 所见所闻所思 2008年出版,是黄纪邻个人散文集,全书有99篇文章,共270面。黄纪邻在自序中说,他本着敝 帚自珍的心绪,将文集整理成册,所写的有议论,抒情,叙事,生活琐事,追忆,天下事及杂感。他认为本土写作人,首先要立足自己的乡土,对乡土有所感知和爱 恋,作品才有真实感情和言之有物。
6 向政坛望一望 2009年出版,是黄纪邻个人散文集,全书有91篇文章,共291面。他在自序中表明,曾追寻过十 分迷人的人类理想,后来梦境破灭。他指出政坛品流混杂,该书或许可与读者分享一点认识民主政治的心得,并向那些真诚的政治工作者表示敬意。
7 云过马当山 2008年出版,是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20位作者之作品集,共245面。吴岸在文章中指出,文学的 特性,不只是表现在形式,更重要的表现在内容和内在精神。砂华文学在地理,历史,社会,民族结构及文化背景,其明显的独特性是可贵的,将对马华文学的丰富 性做出贡献。
8 各有话说 2009年(牛年)出版,是八位写作人的散文集,共370面。黄纪邻在前言中说,写作人要出书很 难,也很少人买。身为写作人,让我们像牛一样沉着,负重,一步一脚印,不停地笔耕下去。钟月珠在后语中说,这本《各有话说》实现了汇集多人及内容多元化作 品的愿望,并希望藉此抛砖引玉,使其他朋友们能以同样合著的方式,将作品付诸出版。
9 Perubahan Pemikiran Politik Kaum Cina Selama 30 Tahun 孙春德医生于1993年6月12 – 14日,在砂拉越州政府主办的第二届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发表专题演讲“三十年来华族政治思想的演变”。黄纪邻于1996年中将 该文译成马来文,译文约计有60面(未付印)。
10 Budi Bakti Cina Sarawak 历史学者刘伯奎老师于1993年6月12 – 14日,在砂拉越州政府主办的第二届砂拉越华族文化研讨会,发表《十九世纪华族先贤功绩(三马拉汉/斯里阿曼)专题演讲(约8面)。黄纪邻于1996年中 将之译成马来文(译文约8面,未付印)
11 Budaya Adat Cina (24 masa musim) 华人民俗文化(廿四节令鼓)一文黄纪邻于1998年将之译成马来文(华/马文各约6面,未付印)
12 The Chinese Historical Museum 砂拉越华人历史博物馆于23/10/1993年在古晋宣告开幕。丹斯里王其辉受邀代表华人社会致 词。丹斯里对华人历史博物馆的历史知之甚详。丹斯里交待作者将其英文讲稿译成华文。当日丹斯里用华语作简单发言后,即以英语演讲(华文译稿刊登于砂拉越华 人文化协会《文海》创刊号(18 – 21面)。
13 Chinese Dialect Groups In Sarawak: Composition And Growth Between 1947 And 1983 这篇文章是高志福博士 (Dr. Joseph Ko Tee Hock)撰写刊载于砂拉越宪报 (Sarawak Gazette)上。当时我是砂拉越华人文化协会晋汉省翻译与出版小组主任。我受协会委任,于14/12/1999将之译成华文(英/华各约10面)。
注:1999年高志福博士是马来西亚统计部砂拉越分局之统计学家。
14 Kamus Iban Tionghoa 这本《伊华辞典》于1966年,在古晋婆罗洲印 务公司印行。它是在1963/1964在古晋对面港武吉肖政治扣留营,由一批被扣留难友日夜赶工编著完成的作品。陈宗明是主编/主译,黄纪邻和林增化是助 译/校对,全书855面。从出版至今五十年过去了,如果我没有错,应当是砂拉越,甚至是我国第一部,也是唯一的一部伊华辞典。
1966年6月6日 砂拉越人民联合党(SUPP)领袖,也是印务公司经理田绍熙在序文中说:“我对这本伊华辞典的年青编者们感到敬佩,因为他们是在丧失人身自由 的恶劣环境下——拘留营内完成这一本市面上并不多见的辞典。在此情况下,他们仍不忘沟通各民族文化与语言的光荣使命。 ”
陈宗明于12/3/1966,在前言中希望专家们及对伊班语有研究之士,给予批评和指正。
15 A Life Twice Lived 丹斯里拿督阿玛杨国斯英文版自传:《人生奋斗,政治经历》及经其子杨启良作一些修订之《回首来时 路》,由黄纪邻先后于1996年及2011年译成华文,前后相隔大约14年。黄纪邻在《回首来时路》译者的话(16/9/2011)中说,在14年期间, 本州政治风云多变,唯民意主浮沉,选票定江山,成败得失自有公论。译者满怀敬意,向读者们,特别是所有真诚的民主政治工作者,推荐丹斯里拿督阿玛自传的英 /华版本,盼有志者以史为鉴,以民为本,致力造福人民,将本州和砂拉越建设得更民主更富强。